对于很多到了三周岁的宝宝来说,马上即将到来的九月份就是入园的好日子了,对于父母来说,满怀期待,希望孩子能在新的环境当中交到更多的好朋友,也能更好的适应新的环境,但是宝宝往往会表现出不一样的情绪。如何让孩子摆脱焦虑状态?一起来看看吧。
孩子分离焦虑症的表现:
用哭声拴住母亲
一年多了,婉儿一直像一块小年糕,粘在妈妈身上。在婉儿快2岁的时候,婉儿妈考虑到婉儿该上幼儿园了,决定先试试女儿能否离得开自己。在一个婉儿挺高兴的时刻,妈妈示意让保姆和婉儿玩,说声再见,就出门了。门刚关上,婉儿的哭声便从门缝里顽强地钻了出来,把妈妈牢牢地吸住,再难挪动半步。就这样,妈妈在门外坚持了近半个小时,婉儿足足哭了30分钟。本想从2岁开始送孩子入托的婉儿妈,宣告第一次实验失败。
孩子在寻求安全感
分离焦虑是孩子离开母亲时出现的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。最亲近的人从视线中消失了,孩子会一下子不安起来:妈妈在哪里?我要找妈妈!孩子会用喊叫、哭闹来表达自己的焦虑,呼唤妈妈的出现。大部分孩子从七八个月起,就会明显表现出这种分离焦虑,有些孩子甚至更早。
分离焦虑的出现,与孩子的不安全感有关。最初,这种焦虑的出现,是具有特殊的适应意义的。因为,它促使孩子去寻找他所亲近的人,或者发出信号,呼唤妈妈的出现。这是孩子寻求安全的一种有效的方法。
但是,由于焦虑中的孩子会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寻找亲人上。有时,他们甚至表现出不吃、不喝、不玩,这些平时最能引起亲近的人关注的行为,现在成了他用来呼唤亲人的一种方法。当然,其他的活动可能就进入不了他们的视线了。焦虑还会引起孩子生理上的应激反应,长时间焦虑,容易使孩子抵抗力下降。刚入园的孩子常常很容易感冒、发烧、肚子疼等等。
如何让孩子摆脱焦虑状态?
1.承认 当孩子哭的时候,你说“这有什么好哭的,幼儿园多好呀”一点儿也没用,只能让孩子觉得,你一点儿不理解他的难处。还不如告诉他,你知道他很难过,好多事情还不知道怎么办,但你相信,孩子是会找到办法的,一切都会好起来的。
2.设计告别仪式 无论如何,悄悄溜走的方法都不可取。孩子从实际中学习的能力是很强的。第二次,他就会放弃他喜欢的玩具,牢牢地看住你。设计一个和孩子独特的告别方式,比如,到窗口和妈妈再见,和妈妈拥抱一会儿再再见等等,都会产生特殊的效果。
3.依恋物 和幼儿园老师协商,让孩子带上一件平时在家最喜欢的玩具上幼儿园。一件孩子所依恋的玩具,能减缓孩子的焦虑。
4.和伙伴建立更密切的关系 邀请一两个幼儿园同班的小朋友到家里来玩,或一起在户外玩。在比较宽松的环境下,孩子之间容易建立比较好的关系。而且这种关系会帮助孩子适应一个新环境。
5.聊聊幼儿园的开心事 这不是讲道理式地说幼儿园好,而是和孩子聊聊在幼儿园的生活,强化其中快乐的体验。
6.及时发现生活难题 有时候,不会上厕所、不会系扣子都有可能成为孩子不爱上幼儿园的原因。及时发现,及时训练,提高生活技能,也是缓解孩子焦虑的一个重要因素。
对于很多刚刚入园的孩子来说,分离焦虑是常有的事情,作为家长我们不应该去指责孩子,而是应该在语言和行为上帮助孩子,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,同时慢慢鼓励孩子适应新的环境,说一说在学校里发生的高兴的事情,让我们一起来详细的了解一下吧。